沒想到進去的時候,裡頭的老師開宗明義地講「兩腳的長短不一是造
成我們身體疾病的原因」,他的意思是說:我們因為先天後天的原因,
造成了腳的長短不一,而使骨盆歪斜,造成肌肉長期地緊張而無法放鬆,
無法放鬆而連帶地使五臟六腑受到壓迫而有了疾病。所以這一期的課程要
教我方法來克服這點。
我苦笑著,這也許是一個原因,不過中國博大精深的中醫學裡面,提
也沒提過這個東西,跟我想來學灸法的器具使用目的完全不相合。
接著他介紹了三條束帶,在膝蓋上面綁一條、另外兩條也綁著小腿與腳踝,
最近在課堂內引入許多遊戲並給予反思,以明喻隱喻賦予意義,課堂像七彩繽紛的花園一樣,且有宗教式心靈淨化的美感。
但是回到學校的成人世界就覺得很困頓了,這些人在幹嘛呢?怎麼都在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呢,開會的時候滿口盡是炫耀卸責的話,聽著我的胃都不免緊縮疼痛。
該在會議中給些什麼樣的回饋嗎?唉,一起歇斯底里嗎?回到台東市,則都還在磨和階段,相反地反而比較舒服的時間是火車上的空白旅程,沒能幹麻反而只需要居高看看世界一級的台東海岸。
這就是人生吧,人生難免都會這樣的,覺得不順。
中華電信全民釋股案
中華電信全民釋股案突然地在電視中看到行政院長宣布,中華電信董事長也帶著笑容說:「好東西要趁熱用」,辦法裡面凡是有開戶的人,一個戶頭可以買三張,可以用比八月九日收盤價低6%的價格來購買。而且中華電信立刻要除息了,每張可以分得四千多的現金。
不知道是不是筆好買賣。
全民釋股就是大股東要賣股票給散戶,意志堅定的人要賣股票給意志不堅定的人,光是這點,就是一個大利空了。
台灣的電信股票在全球所享有的地位的確偏低,在全球這樣子能夠發出這麼高比例現金的公司,都享有比台灣更高的本益比,也就是在美國,能夠發出四點二元現金給股東的公司,股價絕對比台灣的中華電信高很多。台灣的狀況會慢慢地跟國際接近,這點倒是不錯的著力點。但是再一看,台灣目前的電信環境,網路電話不斷的侵蝕傳統電話的國內國外市場,以傳統電話大概佔中華電信的營收比例兩成來看,這部分至少至少要掉一半的收入,再看手機號碼可攜式服務即將展開,這部分中華電信應該不會太吃虧,但肯定也會是對肯打價格戰的新公司有利,所以對中華電信也不會是好消息。
在『八字』中,生日看到「庚辰、庚戌、壬辰、壬戌」其中一日就是命帶魁罡,也有人在生年、生日、生時看到,只是生日看到影響命運較大。
魁罡,是由「天魁」加「天罡」組成,天魁又名河魁,在十二地支中屬於「戌」支,「天罡」則屬「辰」支。六十甲子中,有「辰、戌」者共十組,其中庚辰、庚戌納音皆金,又透出庚金天干。「壬辰、壬戌」納音皆水,又透出壬水天干,可知魁罡聚集極為強旺之金水二氣,其餘戊辰(木)、甲辰(火)、丙辰(土)、甲戌(火)、丙戌(土)、戊戌(木),不含金水二氣。 今人引用古書;將「戊戌」列入魁罡是錯誤的。故應修正為「庚戌、庚辰」之魁罡人怕「官」(此官是丙丁火)。「壬辰、壬戌」之魁罡人則怕「財」(此財也是丙丁火)。歲運逢之,如身衰之命,則禍患叢集。故「戊戌」應排除之。 河魁為「火煞」,天罡為「水煞」;
看「八字」者,如生於已酉丑月,四柱有「辰」(水煞),而生時為「寅」(艮)時,即煞沒。生於亥卯未月者,見「戌」(火煞),而生時為申(坤)時,即是煞沒(煞消失了)。 此因五行墓煞有四,除上述二煞外尚有寅午戌月在「丑」(金煞),煞沒在「亥」申子辰月在「未」(木煞),煞沒在「已」,人逢月煞(辰、戌、丑、未、月)而日課不見「寅申已亥」者,則忌聚賓客典禮,穿掘、納畜、開倉、婚嫁、出門等活動。 又有所謂天羅地網煞者。
「天羅」者指「戌亥」,稱「豬犬相凌」;「地網」者指「辰已」,稱「龍蛇混雜」。帶此煞者,輕則一年,重則三十年災害難以息。男怕天羅,尤以火日生者為最;女怕地網,以水日生者為最。 以上是說明「魁星」之來源,它是由「辰戌」組成,再由「辰戌」之別號「河魁、天罡」二神合成,由於辰戌是貴人(天乙)不到之處,而形成凶神惡煞眾集之地。
帶小朋友最難的,便是掙扎在陪伴與放任之間;讓他們盡興,場面卻常常失控,約束他們,自己覺得不必,而場面往往肅殺。我的內心有兩種假設在衝突,人是能夠自由發展的,也只有這樣對他們才有益處只能誘導,不能約束。另個假設是:場面不能失控。這兩個假設在我內心的衝突,最近常使我帶班時候感覺疲憊。
老師在學校裡是個帶領者,有一定的權威。但老師其實是個紙老虎,力量的來源是繼承家長的權威,並且加上教師想法的說服力。當家庭對小朋友是沒有管束,加上教師的想法沒辦法透過遊戲,從孩子的生活經驗進入孩子心坎裡時候,孩子就會表面應付或懶得表面應付,回收教師的權力。
嘮叨不會使人有責任感,只會讓人更加防衛自己
我從來不是多話的人,但當了老師後,我刻意去學習嘮叨。我試著去加強學生注意力的範圍,例如:這個垃圾是很明顯的,你一定要把他撿起來。但常用的手段是嘮叨。應該會有更有效的方法的,我不斷的希望吸收一些方法……... 嘮叨不會使人有責任感,只會讓人更加防衛自己
體育課怎麼上?上些什麼內容呢?想把體育課變成我的專業後,我思考著這個問題,而三天探索教育的研習,我豁然開朗。
我國的九年一貫課程與「運動教育模式」的理念一致,作法雷同(黃月嬋,體育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務),而siedentop(1994)提出的運動教育模式的幾點概念:運動是一種較高層次的遊戲….,運動的學習是循序漸近的。再再都指出許多運動需經由改良,以增進學生成功的學習經驗,改良範圍包括規則、器材或場地。而許多樂趣化體育遊戲的教案,正是因應而出,也是我們體育課的活動方式。
這些樂趣化活動如果說是體育課的殼,那麼探索課程的5Q催化法,就是體育課的精神內容,透過這樣的反思活動,體育課不再只是活動,不再只是遊戲,不再只是兩群人搶一顆球,變成是在學習「合作」、變成是在學習「溝通」。
有了軀體、有了靈魂,體育課變成一個健壯智慧的老師。
活動的經驗是最明顯的,透過活動經驗的轉化,人會薰陶改變了他的習性。
如何轉化呢?誘導者要善用明喻、隱喻,也就是多說故事,多在故事中暗指教室中的規則,如此會使整個班級非常有趣而圓融進行。
這是我三天很棒的探索教育研習後的心得,好像開了我教學工作的一扇門,今天跟著這個心得做,上課變得好像在創作一樣。
在師範學院時候就確定自己會是個老師,而教育是什麼,如何教呢?那個時期的教育還沒解嚴,人本基金會的主張令我沈迷,指導著我,而如今,在真實的教育現場已經五年了,對小孩子的教育與現場執行的巧妙,幾乎是每天在我心理激辯著,是我再把當初的理想再找回來的時候了。於是我從新的拿出書架中的一人本教育的書籍,而我會持續的以自己在教育現場的一些感動記錄來鼓勵我自己的。
By 勝期
電視上有個專訪,來賓是莊淑旂,一個享譽台灣日本的醫學博士,他再度講到癌症,她的父親、先生在莊淑旂很早的時後就過世了,都是因為生活習慣、飲食所導致的,莊淑旂再度介紹他的宇宙健身操,把身體拉開讓淋巴腺通暢,人自然就舒服。接著他講到根本保健之道:「今日的疲勞今日消除」。
今日的疲勞今日消除,如果今日的疲勞今日不消除,沿到明天、沿到後天,身體好像忘記疲勞一樣,慢慢的身體就會忽略這樣的身體警訊,而癌症就會在這樣的環境下得到養分。
恩,台灣人的工作時數是全世界第一名,台灣的所有人都該警惕這點。
★ 馬路如虎口,辦公室也是★
研究所放榜後,我犒賞自己去買了台雷射印表機放在教室,這樣就不用到辦公室列印。有時候要特別撥個時間到辦公室列印一張文件,或者就是特地要複印一張文件,使我非常傷腦筋。離開目前的情境,跑到另一個情境去,雖然是簡單的列印,但是就跟超商即使就在門對面,但要走進去也要有要特地買什麼或特地想看看時候才去一樣,進入另一個情境需要動用我非常多的心理資源。
所以我常常一去就想要能不能把要在這邊做的事全部做完,這樣要蒐集回想什麼事可以藉由這辦公室來完成,又花了我很多腦筋。
辦公室就是有人在辦公的地方,大家往往忙著自己的事,打起招呼來也不方便,不打招呼又不是人與人之間好的初見面的方式。如果剛好在商量事情,那就更麻煩了,他們商量的事情也會自己跑到我腦子裡轉阿轉,不管參不參與討論,又進入到另外一個事情的情境內了。
進入辦公室裡面,就會看到一大堆好像自己來處理是可以的事情,但是這些東西全都順手弄一下就要好些時間,如果遇到坐下來的電腦因為怎樣不能列印,那我就要下來處理,上一台電腦我就花了十個小時下去整理他,喔喔,光要列印一張文件可牽扯很多。
今天去吃晚餐,遇到熟識的家長,那是去年第一名孩子的媽媽,我們穿插聊著,他說:「莊老師我今天要考考你」,「孩子今年要考新生國中美術班,才答應我說,要好好用功,想不到,今天本來要去補英文,他卻說想要看電視,不想去,莊老師,我考考你,我遇到這樣應該要怎麼樣反應?我應該要怎麼罵他?」
這可真不是一個大問題,以我不是媽媽的心情,我會說「喔,有個性起來了」,會說有個性的原因,是因為孩子懂得執行他自己的選擇,他敢違背家長的意志而選擇執行他的意志了。青少年時期的叛逆,這樣的「敢違背,敢選擇自己」是他這一生勇氣的來源,在青少年不叛逆的人必須在他的其他時間去用各種奇怪的方式,去彌補他這時候因乖巧所造成的「勇氣不足」。這種彌補,有時候會付出更大代價,而失去勇氣那就更不用講了。
這事在旁人看來簡單,以媽媽的心情,可就難了,一次這樣可能還姑且可以,會不會都這樣下去,孩子就此失去了競爭力,脫離了追求卓越的行列。以後是不是也會像這樣不聽話?我該放手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了嗎?他可以嗎?而更深的憂慮是「孩子是不是要離我而去了」。
家長難為,誰都想要自己的孩子更傑出更優秀。換成是我,我想我也無法脫離這樣的情節,但我會建議從環境上著手,孩子還是未能獨立自主之前,他的某些選擇還是要受到限制的,例如我會建議「那就把電視給砸了吧」,當然這是比較開玩笑的作法,我們是可以選擇我們不提供什麼東西的。或者是在提供的時候,會加入我們的要求,我們跟孩子的協商中,大概可以包含這個部分,並且跟他解釋清楚,而這時候,孩子的勇氣,孩子的意志,也可以展現在「那我不想做,我寧可放棄這樣的對等條件」,好,沒關係,這時候你就可以尊重他了。
「越是已經完成的家長,對孩子越能放手」,有時候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只是以前我們未完成的遺憾想藉由孩子幫我們完成而已。給他們「做到怎樣我們就可以怎樣的允許」,比「你一定要怎樣」或「你不可以怎樣」,來要求孩子,往往都是比較輕鬆而少衝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