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費麗絲的故事

 

像多美麗的女人一樣,我大學時代的朋友費麗絲。從別人那裡得到的通常是羨嫉而非了解。她的飲食之道、明亮的肌膚、準時交報告、慷低助人等的長處,在在使我傾羨。畢業、成婚後的她,從幾次聚會中我所見到的,似乎一如往日的沈著、安靜,與美麗。

 

      事實上,費麗絲的內心世界異常不平靜。前不久她向我透露:「那時我覺得自己陷在一個完全不是我所預期的生活裡。我不清楚除了那樣狹隘的生活之外我還要什麼。……我愛我的先生和孩子,所以我只能貴怪自己,我想一切就因為自己缺乏打破現狀、進入更寬廣的世界的勇氣。當我生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孩子時,我變得非常沮喪。比爾有一次說,他很害伯他下班回家發現我和嬰兒都陳屍地上,情況就是這麼地糟。」

 

      她的先生比爾對這勢必非常不解,因為在他看來,他們的生活一點問題也沒有。她記得他曾對她說:「妳的問題是你不夠喜歡自己。」沒錯,當她不覺得有自我時,她要如何喜歡自己?

 

      極度的迫切感使她平靜不下來,她萌生了一股行動要做一件不切實際而且可能很危險的事::學習飛行。她去上課,愛上了飛行的語言與象徵。你必須在空中學習一種動作叫「打破模式」,這正是當時我想做的。她解釋:「就我當時的狀況而言,我也亟須「起飛」。最後,我們還有「放單飛」。有什麼比這個更具有象徵意義的呢?

 

      幾個月後,當她對自己身體的能力已有了信心並且學會了飛行,她的心靈也開始起飛了。她到《女士》雜誌來當義工,我們便是這樣又見了面的;我注意到她的興趣和精力與日俱僧,只是未知原因何在。那是八○年代初,她提議要採訪報導一個即將召開的有關SATs Scholastic Aptitude Tests,美國大學入學考試中有關智力、學力與性向的測驗)的會議;此測驗的衡量標準因存有種族、階級土的偏見,已受到挑戰。費麗絲直覺認為它們亦具有性別上的偏見。她自己的測驗成續很好,但她想起她在大學裡所接受的性向測驗絲毫沒有幫助她發現自己的才華。

      在那個會議之後,費麗絲開始在智識上「放單飛」。她花了數年的時間訓練自己厥為此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標準測驗方面的專家。她隨後在《女士》土發表的報告引起眾關切SATs測驗的性別偏見問題;「全美公平開放測驗中心」也委託她研究測偏見對女性教育機會的影響。之後的兩三年她又發表了兩種有關的重要報告。部分由於她的研究成果,許多學校漸漸不再採行這類測驗,某些州甚至停止使用它們。

 

      在那些年裡,當她在進行這項重要的心智工作時,費麗絲同時運用靜坐和其他針對沮喪的自我治療方法來探索她的情感世界。自我調查的結果她認出了一項職業測驗未能測出的銘心渴望。「我了解到,部分的我在哀悼那個我沒有當成的藝術家。」她說。於是她開始在「紐約女性主義藝術研究所」修雕塑課程,並在家裡闢了間工作室。現在,她多年的努力已開花結果,她已舉行過一次個展,並期待著這項徹底結合她身心的工作的未來。

 

      她的先生回顧往事,說道,在那陰霾的頭幾年,他害怕費麗絲若真的尋找到她自己的生活,她將「加速地離我而去」,或者另結新歡。但是,不用說,結果剛好相反:由於他們允許對方擁有更多的自我,他們至今仍廝守在一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oo 的頭像
    leeoo

    蘭花島嶼

    lee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