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寒假如果挑一個主題來代表這個寒假做了什麼事,那我會挑這個寒假是「托佛勒」的一個寒假,因為從回到屏東在書局看到托佛勒闊別十幾年後又出了一本新書後,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在這書裡面提出了什麼樣的見解及對世界的觀察。
托佛勒在的未來學三本鉅作:一九七0年「未來的衝擊」、一九八0「第三波」、一九九0年「大未來」裡所提的趨勢,我看著他一一在我們這個世界實現了,實現的不止是科技方面的改變,而且是社會變動層面的改變,包含家庭,包含學校,包含企業與國家。而在春節前我也終於看完了他這本四百多頁的見解,看的時候我好像在上著他的講座課一樣,很多地方重新溫習有些地方是新的見解。
裡頭的三大主題,時間的步調會越來越快,不同步調間會有著許多衝突在;地理的領域會越來越擴展,我們會向更多的空間插旗;知識所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知識卻不會因為分享而損耗他的價值。
但裡頭也提到學校,這是我工作的場域,他所提的跟我的感想是一致的:學生另一種反叛是發生在教室裡。例如威爾斯與蘭特便大力抨擊工廠式學校背後的假定,甚至質疑是否有必要實施義務教育。很多老師也有同樣的看法,他們覺得自己每天都像獄卒一樣,學生不服管教的行為簡直像監獄的暴動。老師無法保護學生不受媒體暴力的影響,或是對名人的崇拜(包括某些偷吃禁藥、欺騙配偶、喝酒打人、被控性侵的運動明星)。
年輕人本來就有自我教育的能力~當然有時候也會走錯方向。不同的是,現在他們多了新媒體這項工具,大開教科書後面可能藏著電玩與手機。講台上老師上著無聊的課,下面的學生紙條滿天飛。
事實上,老師只能把孩子關在教室裡,他們的眼耳心卻可以逃到虛擬世界遨遊。孩子很小就知道,老師與學校提供的資料、資訊與知識----以及樂趣,遠不及網路。在現實世界裡他們是囚犯,在另一個世界卻能充分享受自由。
托佛勒在的未來學三本鉅作:一九七0年「未來的衝擊」、一九八0「第三波」、一九九0年「大未來」裡所提的趨勢,我看著他一一在我們這個世界實現了,實現的不止是科技方面的改變,而且是社會變動層面的改變,包含家庭,包含學校,包含企業與國家。而在春節前我也終於看完了他這本四百多頁的見解,看的時候我好像在上著他的講座課一樣,很多地方重新溫習有些地方是新的見解。
裡頭的三大主題,時間的步調會越來越快,不同步調間會有著許多衝突在;地理的領域會越來越擴展,我們會向更多的空間插旗;知識所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知識卻不會因為分享而損耗他的價值。
但裡頭也提到學校,這是我工作的場域,他所提的跟我的感想是一致的:學生另一種反叛是發生在教室裡。例如威爾斯與蘭特便大力抨擊工廠式學校背後的假定,甚至質疑是否有必要實施義務教育。很多老師也有同樣的看法,他們覺得自己每天都像獄卒一樣,學生不服管教的行為簡直像監獄的暴動。老師無法保護學生不受媒體暴力的影響,或是對名人的崇拜(包括某些偷吃禁藥、欺騙配偶、喝酒打人、被控性侵的運動明星)。
年輕人本來就有自我教育的能力~當然有時候也會走錯方向。不同的是,現在他們多了新媒體這項工具,大開教科書後面可能藏著電玩與手機。講台上老師上著無聊的課,下面的學生紙條滿天飛。
事實上,老師只能把孩子關在教室裡,他們的眼耳心卻可以逃到虛擬世界遨遊。孩子很小就知道,老師與學校提供的資料、資訊與知識----以及樂趣,遠不及網路。在現實世界裡他們是囚犯,在另一個世界卻能充分享受自由。
喔喔,像獄卒呢!很貼近的比喻。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