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很貼近教學現場的文章,我覺得體罰與學習現場的衝突原因在於理念設計的問題,以現有的社會要求與校長治校水準,這些孩子的學習的緩衝空間並不大,而一方面希望零體罰,那就等於不治水又不防堵,那們災難就來了。
@勝期
~~~~~~~~
教育主管單位強力要求零體罰,部分家長表示,自家孩子班上有管不了學生的菜鳥老師,孩子學習受影響,有時還真會猶豫,不知該不該贊成老師體罰維持秩序。
上課時間 忙管秩序
台北市一所明星小學三年級某班,從上學期到現在已換了三名代課老師,家長說,是找來的代課老師沒經驗,管不動學生。這一班上課時,有人傳紙條、報紙,甚至打來打去,有的老師要花半堂課的時間管秩序,有的老師說要罰站或罰抄作業,幾個惡劣學生聽都不聽。
家長表示,因為別的孩子在課堂上干擾,自家孩子根本學不到東西,老師也無計可施,家長逼不得已只好自力救濟,排班組成督課小組,輪班到班上坐陣,幫老師管學生,家長覺得累,老師也沒面子,但為了孩子的課業,顧不了那麼多了。
開學月餘 還管不住
台北市某明星國中的家長也說,她孩子讀國二時,換了新來的女老師當導師,人很認真,但缺乏經營班級的經驗,又沒人好好教她,因剛上課時就被班上的亂象嚇到,開學一個多月還管不住學生。由於學校無法馬上換導師,眾家長決定插手管事,先取得老師同意後,也是上課時由家長輪流到教室坐鎮,每人「值班」半天。
但這名家長表示,她到孩子的班上「值班」時,也發揮不了多大功效,學生不是聊天,就是看自己的書,還有人大剌剌趴在桌上睡覺,她的孩子倒是很乖,但可能是因為要給值班的老媽面子。
一位國小導師表示,現在的學生家教真的出了問題,家長在家多會盯功課,但對孩子的生活態度卻疏於管教,這些學生在學校讓老師同學都頭痛。
氣到發抖 血壓升高
例如會有幾位同學在上課時隔空說話,完全無視其他人的存在;有的人跟老師頂嘴、看報紙、喝茶;有的老師氣到發抖,血壓升高,但為了避免做出不理性的事,只好先到教室外,沈澱緩和自己的情緒,再想辦法解決。
另有小學老師指出,他教的班級30多位同學,常常有人不交作業,影響教學進度,她指責但效果不佳,於是採鼓勵方式,只要全班一周都交齊,老師就請全班喝奶茶,班上有同學因此開始提醒常不交作業的學生,不過至今這一班仍喝不到老師請的奶茶。她與其他老師討論才發現,其他班級普遍都有這種情形。
多位國中小的老師說,有些老師認真、兇一點,會被家長投訴不懂愛的教育,但對學生鬆一點的卻被學生爬到頭上,管都不管不動,家長就要求校長換一個兇一點的老師;功課多一點,家長說孩子童年不快樂,但少一點,也有人質疑老師偷懶,現在的老師就像父子騎驢的主角,怎麼做都有人不滿。
一學期 搞不定班規
有位教了30多年的國小老師表示,以前建立班級規矩,最多只要一個月就能搞定,現在有時花一學期還搞不定,因此她堅持要帶班級就從第一學期開始帶起,不從第二學期接手,因為現在的學生和家長都太難搞了。
台北市家長協會常務理事符慧中指出,近來家長動不動向媒體投訴及爆料,造成親師生衝突,其實也有苦衷。因為教育政策一變再變,家長相對得到的資訊少,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也很焦慮,加上工作忙碌,如果和老師及學校沒有很暢通的溝通平台,反映的事項得不到妥善的回答,往往只好採取最快、最激烈的手段。
符慧中說,有的家長確實不負責任,學生的教養責任家長要負70%到80%,但有的家長都不管,全推給老師,老師發現學生有問題跟家長聯絡後,仍有家長冷漠以對,只靠老師唱獨腳戲根本不夠。